教师教育格言
1.“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饭前禁止吃零食,让孩子有足够的饥饿感。不能从粗糙的木桶中饮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让孩子尽可能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吃甜食而不节制的孩子,身体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必让孩子穿太厚重的衣服,孩子并不像成人那样畏寒。
2.“长善救失”是有意义的,但是,“长善”比“救失”更重要。“扬长补短”是有意义的,但是,“扬长”比“补短”更重要。不要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长项而长时间地郁郁寡欢地补救自己的短处。
3.《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的意思是说,我守着你,我在不远处望着你。我欣赏你,但并不摸你,我只是远远地望着你。“守望”的意思是说,你不会超出我认定的那些危险地带。我在某个时候可能会把你捉住,再把你放回去。让人自由地游戏,让人自己往前走,让人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进步的教育。
4.3岁前后严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长;13岁前后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有效的激励是朝五晚九,无效的激励是朝九晚五。
5.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和“学海无涯苦做舟”分开。在自己感兴趣地方的努力,那是勤奋;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努力,那是刻苦。“千万不要在你没兴趣的领域追求成功,因为你得跟那些真有兴趣的人竞争。没有兴趣,你怎么争得过人家?”(经济学家兰斯博格语)
6.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
7.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
8.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陶行知语)
9.不要抱着孩子在街上散步,应该让孩子自己往前走。好爸爸牵着孩子,坏爸爸抱着孩子。好爸爸让孩子在前面走。坏爸爸让孩子跟自己的后面走。
10.不要随便给一个人定性。
11.不尊重学生,就是不尊重自己。
12.才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13.陈独秀倡议“新青年”,可惜他对“新青年”培育的难度估计不足,他平生最恨的人至今依然在流行:“手无搏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
14.成功的教育是“虎父无犬子”,失败的教育是“母强子弱”。有修养的父母总是把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当作教育孩子的头等大事。
15.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
16.当代能做老师的人必定是不平凡的人;因为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不平凡的事业。
17.德、智、体、美、劳可以概括为“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1919年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一个既可爱又可信的教育宗旨:“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所谓健全人格者,当具下列条件: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所谓共和精神者:一、发挥平民主义,俾人人知民治为立国根本。二、养成公民自治习惯,俾人人能负社会国家之责任。”
18.德、智、体是教育的目的;美、劳是教育的方法。劳动教育实际上隐含了主动做事和合群两层意思。美育与劳动教育一起构成教育的三大秘诀:一是过有情趣的生活;二是主动做事;三是与他人合作、合群。
19.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
20.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21.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22.耕耘在绿草地,此生无怨无悔。
23.工作型父母必须让孩子因父母的守望而尽早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最有守望感的父母是孙悟空的父母。有修养的父母就是像孙悟空的父母那样:让孩子自己解除障碍,让孩子自己经历磨难,让孩子自己经历困难,只在孩子努力之后实在无法解决困难时,才降落到孩子的身边。
24.管吃管睡适合驯养宠物,不适合教育孩子。
25.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推动摇篮的手,也推动国家的发展。
26.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从来不期望庞然大物的成人能够理解自己,孩子也从来不把居高临下的成人当作自己的朋友。父母可以独生,但不能让孩子独长。若既没有兄弟姐妹,又没有伙伴,“独生”子女就跌入双重的孤独:不仅独生,而且独长。
27.孩子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孩子智力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孩子的青春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家长如果在利用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会后患无穷。
28.孩子的祖父母可能只有一些有限的教育经验,而这些有限的教育经验又因为祖父母的溺爱和放纵而派不上用场。
29.孩子摔倒之后,赶紧将孩子扶起来,狠狠地踩踏地面,对孩子说:“它坏,我们踩它!”大地并不坏,是家长坏。
30.孩子原本是有活力的。成人和孩子最大的不同是,孩子的眼睛总是扑闪扑闪的,成人的眼睛没有了扑闪,只剩下浑浊与麻木。
31.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32.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33.好家长就是让孩子既“敬畏”又“喜欢”的那个人。坏家长就是只让孩子畏惧而不让孩子喜欢的人。如果没有威信作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家长对孩子劝说越多,孩子对家长越厌恶。家庭教育的失败,常常因为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基本的教育威信。威信一旦消失,家长在孩子面前便失去了“话语权”,家长对孩子的苦口婆心的叮嘱或头头是道的劝说就失去了力量。
34.好母亲把儿子当朋友,坏母亲把儿子当情人。
35.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36.家庭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是两个“零”: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钱。孩子的零花钱由孩子自己支配,大额的“零花钱”由父母代管,作为将来的长途旅行或其他大型活动的经费。
37.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8.教师的对象是富有情感的具有纯洁心灵的学生,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坦诚之心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爱。
39.教师的几个不等式:有名气≠有水平,人缘好≠威信高,有点子≠有能力,资格老≠经验多。< ……此处隐藏2129个字……缩,佝偻,长成核桃的样子。身体有严重疾病的人会怀疑并嫉妒所有那些健康的、快乐的人。
104.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只有那些过有主题的生活的人,才有自己的作品。
105.事业型父母必须有一个人在家里陪伴孩子,或者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
106.谁能让孩子“动如脱兔,静如处子”,谁就掌握了教育的秘密。
107.谁能让孩子有主见又懂得妥协,既果敢又懂得顺从,谁就遏住了教育的关键。
108.所有教育的全部理想。“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孩子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借用杰佛逊的路径)若是由我来决定我们是要一个有知识的学生还是一个有活力的学生,我会感到比较为难。
109.所有纨绔子弟都是富裕子弟,尽管并非所有富家子弟都是纨绔子弟。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110.特长比全面更重要。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和“优势”,以自己的特长发展带动自己的全面发展。
111.体罚与惩罚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处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处罚权,也应该合理利用处罚,惩罚的真谛在于爱的感动。
112.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茫———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前苏联捷尔任斯基
113.为师者当高风亮节,动之以情,付之以爱。
114.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115.文艺不是教育的部分内容,文艺是教育的全部。欧洲的“文艺复兴”跨越14至17世纪,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运动”,从来没有哪个运动可以延续三、四百年的时间长度。欧洲的“文艺复兴”是欧洲人给自己安排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欧洲人终于获得“新生”:他们从此不再离开文艺和美的生活。离开了美,欧洲人活不下去。他们把艺术、美当作自己的生命,他们从此进入“艺术化生存”、“美的生存”。经过文艺复兴之后,欧洲人把“文艺”、“美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美丽故,二者皆可抛。”
116.问号是打开任何科学大门的钥匙,要想走进这扇大门,只有在不倦的劳动中才能找到这把钥匙。
117.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118.我热爱教育事业如果我爱我的生命。
119.我愿做人梯让年轻人踏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高峰。华罗庚
120.无论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败,整个人生就失败。
121.先学会做人,再学会知识。
122.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123.欣赏别人的优点,善待别人的缺点,尊重别人的隐私,快乐自己的人生。
124.新父母学校推崇“精神教育”或“人格教育”,包括“意志力”、“对美好生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乐观和向往”。
125.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26.学业成绩是人的成长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体。性格和身体是学业成绩的两个支点。
127.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128.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129.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艺术修养越高,智力发展越好,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越深刻。
130.以仁治校,以爱执教,以诚待人,才可融社会学校师生为一体。
131.应该尊重保姆的劳动,劳工神圣,但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卸给保姆。
132.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133.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134.有虫的枣子早红,有病的孩子早熟。智力上的神童,常常以剥夺性格和身体的成长为代价。
135.有出息的男人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人。中国需要建立新的审美观,一种健康的、强悍的审美观。不要让中国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狗,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136.有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坏孩子。没出息的人,可能是学校里的第一名。有生活情趣的人,可能是那些学校里的中等生。
137.有时候,一步就是一生,一念之差就是天壤之别,几秒就可以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
138.有效的学习是边缘学习,无效的学习是焦点学习。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病因却在孩子的情感或身体那里。父母直接指令孩子学习,类似园丁把水分和养料直接抛洒给“枯黄的树叶”。
139.有修养的父母总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已经开始耐心地征求孩子的意见。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40.有知识,并不见得有文化。有人获得了博士学位,但他不懂得生活,他不知道善待他人,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孩子。
141.愚蠢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聪明的教师应教孩子发现真理。(鼓舞)
142.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43.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排在最后,却最重要。有劳动习惯的孩子会自食其力,他不会堕落为可耻的“啃老族”。他会尊重父母的劳动,他知道“感恩”。一旦中国的孩子学会了劳动,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感恩节”。
144.在集体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己都有信心。
145.在设计人的形象时,可以考虑英国人罗素的说法:活力、勇气、敏感、智慧。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有力气,有勇气,有灵气。成为有活力的人,
146.在药店永远找不到最好的营养品,因为最好的营养品在劳动的田野和运动场上。
147.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往前冲,知道什么时候必须退让。
148.掌握好的方法,是学业有成的前提;打下好的基础,是事业发展的必需;养成好的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伟业。
149.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150.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教师不存在的地方,无知就变成了聪慧。(乔布斯名言)
15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
152.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其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
153.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154.最幸福的人,是那些兴冲冲地过日子的人。“兴冲冲”意味着,高兴地过日子,经常有冲锋、冲刺的感觉。
155.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