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时间:2024-08-21 16:02:50
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书信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1

尊敬的学生家长:

电信诈骗的犯罪活动猖獗,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此信并将此信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寒假期间,请家长们重点防范以下几类诈骗手段:

(一)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骗子会冒充您的孩子,通过Q0和微信,以需要缴纳培训费等为由诈骗你的钱财。此外,骗子还会混入班级群,冒充教师以缴纳各种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二)冒充公检法诈骗:通过电话恐吓的方式,说您涉及某个案件,必须配合调查,协助资金核查为由实施诈骗。

(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网络兼职刷单均为诈骗,任何兼职刷单的信息请不要相信,以防上当受骗。

(四)冒充购物客服诈骗:购物退款退货请走官方渠道,不轻信电话里所说的高额理赔,有疑问应及时拨打官方客服电话。

(五)贷款类诈骗:贷款请走正规渠道,网贷过程中提到缴纳手续费、保证金、刷流水等,均为诈骗,不要轻信。

温馨提示: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变化多端。谨记不转账、不汇款、多核实,防骗反诈,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和谐平安。

  xxx中学

  20xx年1月18日

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2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您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电信诈骗犯罪持续多发,诈骗分子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施远程精准诈骗,让人防不胜防。在此,树勋幼儿园真诚呼吁各位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防范电信诈骗,提高安全意识。

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假如您遇到类似情况,接到有关孩子在外情况的陌生电话时,应当尽量保持平静心态,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应尽快与幼儿园、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核实陌生信息的真伪。幼儿园也已经对孩子进行过防诈骗的安全专题教育,希望家长(监护人)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是什么

1、犯罪活动蔓延性大,发展迅速。极短时间内,发布消息范围广,侵害人群面积大。

2、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有的时候一、两个月就能产生新的骗术,令人防不胜防。

3、团伙作案,反侦查能力非常强。电信网络诈骗常为团伙作案,隐蔽性强,打击难度大。

三、请您认清识别以下犯罪方法

为了方便广大师生,家长及吋了解掌握识别不法分子突施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

(一)电话诈骗

1、虚构子女出事诈骗:虚构子女、朋友出车祸、生病、违法需缴纳罚款等为由拔打电话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

2、虚构子女被绑架为由诈骗:虚构已将子女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

3、冒充熟人虚构事实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缴纳罚款等为由实施诈骗。

4、冒充电信局、公、检、法、司等工作人员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以电话欠费等名义实施的一系列诈骗行为,或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

5、中奖诈骗:嫌疑人拨打受害人手机,称其手机号在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或某公司为祝贺新产品上市创办移动号码开彩,奖金丰厚多达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元,通过语音电话的方式告知可亲自前往领取或银行转帐,受害人必定会选择银行转帐,然后告知其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二)短信诈骗

1、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用户,称其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X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歩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有的不法分子谎称钱物被偷,无法生活或返乡,先骗取大学生的同情,然后以朋友、亲人要汇钱过来为由,借用大学生的银行卡使用,套取密码,骗取钱财。

2、无理由汇款诈骗: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银行账号,要求速汇款”等内容用来行骗正巧要汇款的人员。

(三)网络诈骗

1、以提供股票资迅进行诈骗:嫌疑人以帮助选股票付酬劳、收益分成或帮受害人购买股票为由骗取受害人汇款。

2、发布虚假中奖消息诈骗:受害人上网时会显示QQ中奖或网络游戏中奖,要获得奖金必须先缴纳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受害人汇款。

四、要特别注意加强以下自防措施和宣传教育

(一)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坚持不轻信,不理睬,不回复,不泄露个人银行存储信息,更不要转帐或汇款。

(二)要有个人资料信息保护意识。不要向陌生人透漏个人身份、手机号码、家庭及家长电话、银行帐号等相关信息,更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三)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时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尤其要注意提醒。

五、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和宣传教育

1、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坚持不轻信,不理睬。不回复,不泄露个人银行存储信息,更不要转账或汇款。

2、要有个人资料信息保护意识。不要向陌生人透漏个人身份、手机号码、家庭及家长电话、银行账号等相关信息,更不可随意注册、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私人信息。

3、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国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是平吋独自在家的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等易受骗群体尤其要注意提醒。

4、发现诈骗违法犯罪行力要及时报警。如果不慎掉入不法分子所设置的陷阱上当受骗,切莫自作聪明贻误时机,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公安机关及早破案,挽回损失。

六、防 ……此处隐藏10096个字……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呈现出案件持续高发多发、网络诈骗迅猛增长、诈骗窝点快速转移、作案群体逐步泛化、黑灰产业日益泛滥等特点。

为此,长沙县昌济小学特此提醒广大家长朋友,要切实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和不法侵害。

诈骗分子的主要伎俩:

1、冒充子女骗取家长培训费诈骗。受骗群体多为学生家长,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学生和家长情况信息,利用QQ、微信等方式冒充学生与家长联系,以缴纳培训费为名诈骗学生家长。

2、办贷款、信用卡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散布广告、信息,称可以提供贷款、可以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一旦有人相信,便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缴纳保证金等各种费用实施诈骗。

3、刷信誉兼职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等途径散发假的招工广告,诱骗受害人上钩,先要求受害人垫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再购买点卡、充值卡等虚拟商品。为了骗取更多的资金,犯罪嫌疑人会小额返还部分奖励,诱使受害者重复购买,或增加资金,后在返还钱款时,骗子就会借口说“卡单”,要求受害人再次购买才能“解套”,骗取更多的钱财,当受害者怀疑或称要报警时,骗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4、冒充购物客服电话诈骗。受害人购物后,个人信息泄露,不法分子获取了受害人的购买信息,通过冒充购物的网站客服人员,利用受害人对客服人员的信任,加上受害人对一些支付软件操作不熟悉,在受害人与其通话的时候而未能拨打真正官方客服电话确认此事的情况下,让受害人进行网上操作,输入转款所需的验证码,达到诈骗目的。

5、网络购物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低价销售等方式作为诱饵,在网络论坛、虚假网站、知名购物网站上吸引被害人点击事先制作的虚假链接或QQ信息窗口,诱使受害人购物汇款,骗取钱财。

6、利用QQ微信冒充公司老板诈骗财务人员。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复制公司老总微信、QQ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添加财务人员的微信、QQ,让财务人员汇款来实施诈骗。

7、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软件,伪装成公检法等单位的电话号码并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犯罪等各种理由恐吓受害人,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以此实施诈骗。

8、冒充银行向客户发送信用卡逾期短信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发送短信、打电话的方式联系当事人,称当事人的信用卡已经逾期未还,且会造成一定的法律后果,需要提供相应的储蓄卡担保,诱使受害人将储蓄卡信息、密码、验证码泄露。以此将受害人储蓄卡里的钱转走来达到诈骗的目的。

总之,为了保障您的财产安全请做到如下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刷信誉兼职,一律不信;

3、只要电话一谈到要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上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最后祝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祝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15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诈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衡水市河西小学认真组织开展“全民反诈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学生绘制预防电信诈骗手抄报、同时在校园大屏幕播放反诈宣传视频等活动预防诈骗案的发生。以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电信诈骗的有效防范“六个一律”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切实维护广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我校组织开展一系列“全民反诈预防电信诈骗”活动。

开展“全民反诈预防电信诈骗”主题班会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信息网络普及我们的生活,但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侵蚀网络空间。他们利用电话、QQ、微信号、邮箱等作案手段不断翻新,给广大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损失。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电信网络诈骗。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二、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骗子都是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麻痹的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而实施诈骗活动的。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一)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麻痹,谨防上当。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犯罪分子实施的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的贷款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一定要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二)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

对于家人意外受伤害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三)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要多作调查印证。

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公检法机构等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察、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的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

(四)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

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CRS等)存取遇到银行卡被堵、被吞等情况,认真识别自动柜员机的“提示”真伪,千万不要轻信和上当,最好拨打自动柜员机所属银行电话的客服中心了解查问,与真正的银行工作人员联系处理和解决。

(五)日常应多提示家中老人、未成年人注意防范电信诈骗,提高老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犯罪分子通常喜欢选择相对容易上当受骗的老年人、未成年人作为诈骗目标,作为子女或者父母,除了自己注意防范电信诈骗外,应积极主动向家中老人、未成年人传递防诈骗的知识,为我们敬爱的长辈和需要呵护的下一代筑起防诈骗的知识围墙。

请大家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守住咱家钱袋子: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遇到涉及转钱等不确定情况,要及时跟老师、家人、朋友确认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