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随笔(集合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学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学随笔1入园一个月时,幼儿已经能够逐步接纳教师的安抚,愿意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在离园时看见别的小朋友接时,大家还是免不了出现心急的情况,急着走出门去张望家人来接了没有,这样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如何才能既保证幼儿的安全,又能使孩子离园的整个过程中使大家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呢?如何才能既保证幼儿的安全,又能使孩子离园的整个过程中使大家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于是我们开始思索并尝试借用蒙氏班的走线活动,我们在睡觉屋的地上用纪实贴贴了一个长方形,并在睡觉屋准备了六个地垫,每名幼儿吃过晚饭盥洗后,就先到睡觉屋拿地垫自选玩具玩,待幼儿基本都吃完饭后,大家随收玩具的音乐把玩具地垫送回家后,开始和保育员老师听轻音乐走线,听着优美的音乐,变换不同动作的走线,帮助幼儿调节了着急离园的烦躁心情,同时幼儿在睡觉屋活动,与家长接孩子的地方相对隔离开,确保了幼儿的安全,使大家能很好的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
反思:
离园环节很短但很复杂:喜迎家长、笑送孩子、交流沟通、叮咛嘱托……老师这时不论多忙,都不可忽视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帮助没有接走的孩子稳定情绪,因为这时他们的情绪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而我调整后的游戏化离园活动,正好满足了幼儿的心理,吸引住了他们使之开心,同时也使晚接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表现后能够对我们老师放心。幼儿园小班教学随笔2
悦悦是个性格外向,待人热情,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不错的孩子,可唯一让老师不喜欢的是:特别爱告状。这不,区域活动刚开始没多久,就接二连三的听到告状声:“老师,阳阳把玩具弄坏了。”“老师,欣欣在乱跑。”面对如此喋喋不休的告状声,我不耐烦的对她说:“请你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我不经意的道出这句话后立马就后悔了,因为我突然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日,爸爸和朋友聊天,“好管闲事”的儿子跑过来说着说那,爸爸生气的对儿子说:“大人的事,小孩子少管。”第二天,爸爸跟儿子去赶集,不知怎了爸爸的大衣口袋竟然着火了,等父亲发现时,衣服已经烧了一个大窟窿。爸爸问跟在身后的儿子:“你没看见着火吗?”儿子不以为然地说:“看见了。”爸爸生气的说:“看见为啥不早说?”没想到儿子却理直气壮地说:“不是你说的嘛,大人的事,小孩少管。”爸爸一脸茫然。
看了这么一则幽默故事,笑过之后或许我们就会用另一种心态来重新审视、对待孩子的告状。孩子的告状,能让老师了解到每一个角落里的情况;孩子的告状,能防止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孩子的告状,可以帮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缓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说得更深一些,孩子的告状不正是说明他们具备了一种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意识吗?
幼儿园教学随笔2看到此刻的孩子进入图书馆的自如,不由得让我记起小时候对图书的奢望……
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书,有幸教咱们数学的韩教师就兼管着学校的图书,韩教师是一个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师,给咱们留下最深刻的的记忆就是长长地脖子,一走进教室首先出现的就是韩教师特有象征的脖子,咱们还偷偷的给教师起外号呢!“长脖子教师”,可是,咱们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议论,可从来不敢叫出声来,那时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上数学课,不是正因我的数学成绩太好,而是为了得到看小人书的允许,正因每当韩教师给咱们布置完数学作业,他就蹲在门口,等待咱们的完成,这个时候也是咱们纪律最好,作业速度最快、最认真的时刻,正因谁做的作业全对了,就有看一本小人书的权利,你想,那是多么愉悦的时刻啊,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数学成绩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缘故吧,所以,那时候的咱们,谁先拿到小人书,就是最大的奖励,远比奖励一个铅笔头来的欲望大。(小时候班主任教师每当周六上午放学时,会把一周学生们捡来的铅笔头,根据表现分到个人手里,这就是当时最好的物质奖励。)
看看此刻的孩子,随着新图书不断地增加,想看就看,想买就买,有时候还不懂得去珍惜,家里的新书到处都是,什么全彩的、动画的、连载的、漫画、带香味的、带声音的,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正正因物质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们远没有咱们那时对图书的珍惜。来之不易的感觉,也许仅有“物以稀为贵”才该有的吧,说归说,图书的不断改善,为此刻的孩子领悟知识带来了方便,孩子们能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并且还能够根据画面资料随手进行粘贴与创作,既动脑又动手,有时候咱们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谓是,时代的提高,书籍的变迁。
此刻随便走进一家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装满各个架子,不一样的书籍分布明确,让看书的人一目了然,既省时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书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断地充实自我,“好的书籍,让人受益终生”,真是领悟的时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进图书馆的机会,我更会对书籍情有独钟,即使电脑的时代,我也会抽时刻看我的书,书籍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
幼儿园教学随笔3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想让幼儿辨别长音与短音,发展幼儿的听辨能力。让幼儿根据音乐里面节奏的变化来用动作表现音乐,激发幼儿的想像创造力,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运用了工具毛线音乐盒、小动物声音的长短,并结合幼儿喜欢的游戏场景活动,把抽象的音乐元素音长和音短形象化。幼儿通过玩、听、想象,轻松、自然、快乐的状态下,既理解和掌握了音的长、音的短。同时也尝试音乐创造,通过节奏的练习、音乐欣赏活动,让孩子们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跟着一个环节还是相对比较顺畅的,特别是出现音乐盒的时候,给幼儿带来了一种神秘感,幼儿非常的喜欢,也很直观的让幼儿理解了长音和短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没能给幼儿一个小结,这点有点小失误,在第二个环节中,运用动物的声音,并利用绘画线条的形式来表现动物声音的长短,幼儿也很喜欢,又很直观。可在这个环节中,也少了一个小结。最后一个环节是比较重点的,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之前就让幼儿先听音乐然后看老师示范音乐里老鼠的动作,幼儿是很感兴趣,也都能猜到老鼠是在拍打蚊子,由于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只是光听着音乐做着动作,并没能真正的感知音乐里面长音和短音出现的规律和次数,这点比较不足,希望在下节课中,我能利用图谱的形式把音乐里的长音和短音,用图谱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能更直接的去感知和感受音乐。在激发幼儿创编的过程中,由于之前没丰富幼儿一些相关的知识经验,所以很多幼儿都临时想像不出来,希望在下节课中,我能在之前丰富幼儿一些知识经验,最后可以让幼儿一起来听着音乐,然后让每个幼儿都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不限制幼儿做相同的,让幼儿 ……此处隐藏5616个字……,他又将小贴纸贴在了额头上,模仿着卡通熊猫的样子和同伴打闹。针对平平的情况我和孩子们说了一下,并告诉他们小贴纸是奖励给有进步,表现好的孩子。如果有孩子拿到奖品后表现不再那么好,老师就有权利把他的小贴纸收回来。这个时候平平乖乖的收起了小贴纸。从上面这件事看来,小贴纸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但在运用小贴纸的时候要进行合理利用,奖励时要和孩子们讲清楚为什么奖励贴纸,奖到贴纸过后该怎么做,不要让贴纸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活动。
小贴纸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不只是上课的时候可以发挥大作用,在孩子游戏、进餐、午睡时都可以发挥大作用。我们班的孩子自从升入大班后变得更加调皮了,特别是午睡时,有好几个孩子午睡时都不爱睡觉,在床上翻来翻去,就是老师坐在他旁边盯着也作用不大。因此,对于那几个孩子当他们开始睡觉时,我会悄悄的跟他说:“皓皓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熹熹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斌斌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鑫鑫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结果这些孩子都睡着了,我也说话算话,给他们每人贴了一个漂亮的小贴纸,孩子们们可高兴了。我悄悄的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每天睡着,今后还有更大的奖励哦!”从此以后,这些孩子午睡的表现都有所好转。
合理运用贴纸作用大,不要小看这些贴纸哦!当然,老师对孩子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贴贴纸只是一个辅助的方法,孩子开心、进步、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园教学随笔14离园时明明告诉我他的小汽车不见了。我在教室里找了一圈,但是没找到,估计是被哪个小朋友“收藏”了。
于是,我对所有小朋友数:“小朋友们,明明的小车不见了。这可是一辆会魔法的小车。它跑到谁的书包里,谁就得赶快按住书包,否则它会自己跑出来的!”
话音刚落,鹏鹏就使劲按住了自己的书包。无疑,小汽车是被他拿去了。我接着说:“现在,我们玩‘捉小鱼’的游戏,就把教室当渔网,请小朋友背起书包一个一个游过来。”我在教室做好渔网等待着。一会儿,鹏鹏来了,我亲切地对他说:“鹏鹏,这个小汽车的魔力可真大,居然跑到你的书包里来了。你看,明明都急的哭了,我们把它还给明明,好吧?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鹏鹏红着脸点了点头,从书包中拿出小汽车。
游戏结束了,我对小朋友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明的小汽车原来在教室里睡懒觉呢!”
幼儿园教学随笔15自由是每个人无比向往的生活方式,那么又该给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怎样的自由呢?
每一个人自出生时就具备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成长的潜力。成长是一个自发的事情,不是靠家长和老师来构建的。
蒙特梭利把这个成长的潜力称作“精神胚胎”,弗洛伊德把它称之为“生命的能量”;华德福教育把它称为“灵性”。所以,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他自己,让这个精神胚胎逐渐的变大,跟他的生命融为一体,那就要把自由还给孩子。
记得园领导在一次分享中提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提倡小朋友们应该回归本真,回归大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为幼儿们提供了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接触的游戏场所。除了游戏场地、游戏项目的制定外,老师是如何引导幼儿游戏、如何说服家长们放手,让幼儿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畅享游戏的快乐呢?
一座超长的地下城堡,不要说小朋友们了,就连我们成年人都想进去玩一玩,虽然游戏场所十分吸引人,但是面对游戏过程中的惊险与刺激,家长们会同意幼儿进去玩耍嘛?面对这些高低不平的沟沟坎坎,会不担心幼儿有危险嘛?”
面对这些抛出的问题,那么我们老师应该做些什么呢?首先不应该强行的去改变家长的想法;有这种顾虑很正常,因为我们做如何事情都要本着以幼儿的安全为前提,先给家长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去观察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当那些有顾虑的家长们看到其它幼儿都能开开心心且安全的在玩耍。只有他的小孩,站在那一动也不动,什么都不能做,家长们的心里难免会有些失落,渐渐的就会觉得自己多虑了,这个游戏场所其实很安全。
等待家长对这项设施有了一定的认可后,我们可以给家长们灌输与大自然接触的好处,引导家长们放心的让幼儿尽情的去玩耍!尽可能的释放幼儿的天性。有时踩着地上泥泞不堪的水,看似很脏;其实是在潜意识的挖掘幼儿的好奇心和能动性,通过随风荡漾着的秋千摇摆,看似很危险;其实是在锻炼孩子们的胆识和身体协调性。同时孩子们玩起来狠嗨、也很有乐趣,很刺激的。
任何尝试和探索都是存在风险的,在双节前夕,我有幸学习了食育课程,当我了解到大班的幼儿能够轻车熟路的使用刀具切瓜果蔬菜,使用榨汁机榨水果时,我惊叹了!
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且不说我们看到孩子用锋利的刀刃切东西了,我们甚至连让孩子拿刀具的勇气都不可能有吧?每当孩子磕伤或者碰伤或者哪里破了点皮的时候,我们或许就会特别紧张:“啊,宝贝你流血了”,而小孩子们看到我们大人的反应,也就自然而然的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受了很严重的伤害,心情也变得紧张了起来。
我惊叹他们是如何培养出来这些自理能力超级强的小朋友的!这就是放开手、大胆的让孩子去尝试!再说了,不是一开始就让小朋友拿刀具去练手的,都是经过一层一层摸索练习才会让小朋友去尝试的!”
是啊,让小朋友们自主去探险的过程中,很多探索都会伴随着风险,我们权衡一下,如果这个风险是在小朋友和大人,都能够承担的标准内,我们就应该放心大胆的让小朋友们去做。即使受一点小伤又怎么样,比起“我不行”这种持续的挫败感,擦破点皮又能算什么?
在生活习惯等问题上,培养小朋友有规则、稳定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有的小朋友吃饭,不专心,吃两口就跑,很快又说饿,要吃零食。这种习惯非常不好,好像吃饭并不重要。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喂小朋友吃饭,帮小朋友做本该自己做的事情。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小朋友做完一件事,等于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小朋友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咱家的孩子还得喂、穿衣服还需要帮忙。
在去年我带的大班小朋友里,截止到大班下学期,有位小朋友在家里还是处于被喂饭的状态,你肯定想知道我是如何知道的!下学期刚开学那几天,小朋友们的心情都十分的兴奋,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好朋友,难免会情不自禁的控制不住自己,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小朋友们边说边吃,老师理解到小朋友们的心情也没有过多的去干涉,但是我却看到了那位小朋友,也不跟别人说话,自己也不吃饭,他侧身对着桌子坐,怎么看怎么像旁边坐了一个人给他喂饭的姿势。那天晚上我带着这个疑问,问了他的妈妈,结果大家可想而知;然后我们又苦口婆心的劝他妈妈,让小朋友自主吃饭!吃饭这件小事,本来小班的时候就应该学会的本领,结果大班快结束的时候才学会!
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就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想磨蹭就磨蹭,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还自由给他们;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愿你的孩子睿智又勇敢,同时也拥有能力和信心,自由自在、健康快乐的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