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1孩子对于漂亮的小贴纸是非常喜欢的,因此我平时除了对孩子多多的表扬以外,还会给孩子奖励更多的贴纸,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为了鼓励孩子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我总会在课上给几个表现好的孩子奖贴纸。孩子们都很喜欢。这节课我又象往常一样拿出了几张卡通小贴纸,孩子们非常喜欢。我先声明,只有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才可以得到。果不其然,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平平是个内向不喜欢表现的孩子,在我提问的时候他也怯怯的举起了小手。为了表扬鼓励他,我让他回答了问题,并奖给了他一张卡通熊猫的小贴纸,平平很高兴。可之后的事情却不怎么好了,平平拿到小贴纸后也不听讲了总在下面摆弄,并不时的向旁边的孩子炫耀,弄的旁边的几个孩子也分了神。下课后平平去厕所,小心翼翼的把小贴纸放在了口袋里,喝水时平平把小贴纸拿了出来,对着镜子照又照,学着卡通熊猫的表情。等所有的孩子都入厕完毕后,他依然在厕所里摆弄小贴纸。户外活动时情况更糟,他又将小贴纸贴在了额头上,模仿着卡通熊猫的样子和同伴打闹。针对平平的情况我和孩子们说了一下,并告诉他们小贴纸是奖励给有进步,表现好的孩子。如果有孩子拿到奖品后表现不再那么好,老师就有权利把他的小贴纸收回来。这个时候平平乖乖的收起了小贴纸。从上面这件事看来,小贴纸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但在运用小贴纸的时候要进行合理利用,奖励时要和孩子们讲清楚为什么奖励贴纸,奖到贴纸过后该怎么做,不要让贴纸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活动。
小贴纸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不只是上课的时候可以发挥大作用,在孩子游戏、进餐、午睡时都可以发挥大作用。我们班的孩子自从升入大班后变得更加调皮了,特别是午睡时,有好几个孩子午睡时都不爱睡觉,在床上翻来翻去,就是老师坐在他旁边盯着也作用不大。因此,对于那几个孩子当他们开始睡觉时,我会悄悄的跟他说:“皓皓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熹熹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斌斌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鑫鑫今天你睡着了老师将小贴纸给你好吗?”结果这些孩子都睡着了,我也说话算话,给他们每人贴了一个漂亮的小贴纸,孩子们们可高兴了。我悄悄的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每天睡着,今后还有更大的奖励哦!”从此以后,这些孩子午睡的表现都有所好转。
合理运用贴纸作用大,不要小看这些贴纸哦!当然,老师对孩子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贴贴纸只是一个辅助的方法,孩子开心、进步、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2每一天午睡起床后,我都要给梳辫子的小女孩梳头发,也会给短头发的小女孩梳一梳,让每个女孩都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可我很少给男孩梳头发,因为我觉的男孩头发短,梳不梳一个样,就省事了。
可是,一次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一天中午起床,我按照往常一样挨个给每个女孩梳头发,梳完以后刚想把梳子收起来,就听浩浩说:“教师,你怎样总给小女孩梳头发,不给我梳呢”我一惊,是呀,我从没想过要给男孩也梳头发,看到浩浩渴望的眼神,我当下走过去,用梳子慢慢的为他梳理头发,虽然他的头发很短,梳不梳一个样,但我看到了他表情的变化,原先梳个头发能让他如此开心。给浩浩梳完,我挨个给每个小男孩梳了梳头发,他们有的很享受,有的害羞的护着头说“不要”,但我看到的是梳过头发后他们开心的笑容。
我明白,孩子们并不是真的很想梳头发,他们只是想和教师亲近一点,让教师也去接触一下他,近距离的感受一下教师的爱。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带哪个班,只要午睡起床我就给每个孩子都梳一梳头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于我的关注、我的爱。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3每天吃完中饭,是孩子们阅读的时候,一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很好的消化刚吃下去的饭菜,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阅读习惯的培养。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多数孩子能自由选择图书,但是在摆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我们针对问题也进行了调整,但是总是不能够收到满意的效果。刚开始,我们对图书用小圆点进行了编号,从一个圆点到五个圆点,引导幼儿根据不同层面颜色的不同来对图书进行有序排序,可是总是有乱排现象发生。后来,我们把圆点标记改为数字标记,对整个层面统一用一种颜色,引导幼儿有序排序,可是还是不尽人意。这时候我明白了原因所在:孩子们对数字从1到5的排序还不能够接受,也就是对他们的要求过高了。于是我对图书的标记再次进行了调整:一个面上是四层,分别用四种颜色表示,第一层放数字都是1的图书,图书上的颜色和层面的颜色相同,而且都是一样大小的书籍。一面放大图书,另一面放小图书。这样,虽然还是让孩子们根据数字进行排序,但是由于每个层面上的数字一样,减低了孩子对排序的要求,他们会根据书架上的数字、颜色标记放置相同颜色、相同数字的图书。这样一来,每次收归图书就不用我们费心了,而且书架上再也没有出现乱拿乱放的现象。
幼儿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机,错过了是非常可惜的,随着孩子的长大,习惯的养成会花越来越多的力气。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4又到了区域活动的时间,今天轮到男孩子在建构区搭建。就在孩子们都搭的很起劲的时候,我发现,这十几个孩子们一边兴致勃勃的拼插积木,一边不停的议论着什么,谈到激烈处,还不是的停下手里的“活”,脸红脖子粗的争论许久。好奇心和责任心促使我走近他们去探个究竟:
只听鑫鑫抬起头神气地说:“老师最喜欢我了,你们没看见吗?每天排队的时候,老师总是牵会儿我的手,老师的手好温暖啊”。说完,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态。话音刚落,宣宣就接上了话:“老师最喜欢我,老师时常夸我‘真棒’……这时年年等不及了,抢着说:“你们都别争了,老师最喜欢我,我经常帮老师擦桌子,整理玩具、老师每次都笑着抚摸抚摸我的头,还说我是她的‘小助手’呢。
听着孩子们的争论,我的心里不禁思绪万千。在幼教这块领土上,我已辛勤耕耘了八个年头,在这八年中,自己亲手培养并送入小学的孩子也已近千了。世间很多事物都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我那颗爱孩子们的心。也许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这份投入并不值得,但我始终割舍不下与孩子们的这份情缘,我愿终生做孩子们最好的朋友老师、妈妈老师。我想告诉孩子们:老师都最喜欢你们,因为你们的快乐成长就是老师最大的心愿。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5“我想你了……”这是一句最平常、最朴实无华的表达思念之情的话语。“我想你了”,如果这是恋人的互诉相思,你会觉得恋情的美好;如果这是儿女在向父母撒娇,你会觉得对亲情的渴望。那么,如果这句“我想你了”是一个5岁的孩子在想念自己的老师时脱口而出的话语,你 ……此处隐藏6703个字……到她对我产生了一种信任和尊重,她喜欢亲近我、和我在一齐。
我也比平时更多地去关注她了:看看她是否还梳着小辫儿,看看她正在专心地做什么,试试她口算的本事强不强等。我一改以前对她疏忽大意的态度,眼光开始较多地落在她身上,这真是一个好的变化。
也许,这样平淡无奇的事大家见得多了。是啊,我们平时忙于教育调皮的孩子,常常疏忽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不起眼的孩子,而这些孩子是多么需要教师的点滴关注啊。如果我们能多去关心他们、多去挖掘他们的美丽可爱之处,让他们也感受到教师给予的温暖与关怀,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会多一些完美回忆,这不是很好吗?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13幼儿园老师教育教学随笔 《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少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 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平时的家园通讯栏和网上的宣传,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
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14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些简单的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每天中午起床我们都会教幼儿整理自己的床铺,自己叠被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部分幼儿都会自己叠了,并且每次起床后孩子们会自觉的收拾好自己的被子。
王思凯小朋友,从开始到现在都没学会自己叠被子,每次起床后,都不收拾床铺,经过多次的教育,宝宝还是没有进步,反而越说他就越不做。在家请家长配合教育妈妈说:“在家也不肯学,叫他就哭。”就这以后我在不叫宝宝学叠被子了。每次他的床铺都是生活老师帮他收拾。今天中午起床后我又让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收拾被子很快小朋友们就叠好了。这时王思凯小朋友跑过来说:“老师,看我,我叠被子。”我扭头一看,只见他正把被子张开,四个角对齐的叠了起来。一次叠不好,又拆开,又叠。反反复复弄来弄去。这时文可走过来看见他还在反反复复叠,说:“思凯我来帮你。”“不,走开,我自己叠,老师表扬我。”说完他又继续忙着他的活。
以前思凯不会自己叠被子,现在他愿意叠也会叠了。他在老师和别的小朋友每天的潜移默化下学会了。通过宝宝的这举动。我也在自我反思,以前每天我都教育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他就是不做。反而我不在叫的时候他就愿意了,也学会了。这也许就是一个集体环境的学习作用吧。通过这事后,每次他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只在旁边默默的观察,做的好了我就及时表扬他。现在宝宝进步可大了,不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有时还帮老师擦桌子收拾凳子、倒倒水等等。
幼儿园老师教学随笔15我们班有一个很懂事的小男孩,名叫聂子豪,平时爱学习,懂礼貌不说,还是个非常细心善于观察的孩子。
刚刚开学,我们老师和孩子都比较上火,所以嗓子总是不好,尤其是我,嗓子一直好不了,整天含着“金嗓子”,这几天还咳嗽起来,吃了很多药还是不好,说话一多就咳嗽不停了。这不,今天上音乐课,要带孩子们唱,话说多了,咳嗽就止不住了,喝了口水,最后还咳嗽吐了,所有的孩子都看着我,有的小声的在嘀咕,“老师怎么了?还有的孩子劝其他小朋友不要说话了,老师都吐了,老师生病了”咳嗽了一会儿,喝了口水,我才缓过气来,这时候,王志浩说了句话把我逗笑了,“老师,你昨天就咳嗽吐了,今天怎么还咳嗽吐了啊,你怎么也不去看看病啊?真是的,怎么这么大人了,还总是生病啊,好几天了都好不了?”
孩子的一句话,说的我是又感动又欣慰,作为老师,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同已经很不容易,还能得到孩子的关心,真的很让我欣慰。子豪,老师谢谢你的关心!你真是个善解人意、懂事的好孩子!
文档为doc格式